诗友交流

双溪《拾韵》人

时间:2018-4-13 21:51:42  作者:sm  来源:诗词学会  查看:113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双溪《拾韵》人 “春花雪月较红枫,谁艳谁妍色最浓。妙笔佳辞情所致,问知底个动尊容”。日前偷得空闲拜读了姜再生老师的《拾韵》结辑专著,反复品味过后,真有“阅罢斑斓成大美,悟知红叶是秋魂”的感觉哟。一...
双溪《拾韵》人

 

“春花雪月较红枫,谁艳谁妍色最浓。妙笔佳辞情所致,问知底个动尊容”。日前偷得空闲拜读了姜再生老师的《拾韵》结辑专著,反复品味过后,真有“阅罢斑斓成大美,悟知红叶是秋魂”的感觉哟。一个很难让和不曾让许多人注意到的底层文学领地与旮旯荒园,却让姜再生老师象“拾荒者”一样,踏着晨露,拽着夕晖,把哪些在民间的零星“有趣”的“雅韵”拣挑了出来,弃伪存真,并结辑成《拾韵》专著,即将呈现给世人,让笔者感到难能可贵,甚是欣慰。

“源流汹涌有无物,点滴人生亦是钱”。以前只知道姜再生老师是我会的老会员,勤于诗词创作,并多有建树,成绩斐然,而象这次将许多文章、尤其是一些不被常人引起注意的人和事,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地方文化,经过挖掘、整理,一一收录成书,还真是有些惊讶。感受到“诗有别材,非关理也;人有别才,当是学也”。通过我对姜再生老师的进一步了解,他能做到这一点,还真是不容易,也就没有理由不为他写点东西表示祝贺。

“情有别趣、非关书也”,《拾韵》出版、然非易也。有三:

一不易也。姜再生老师乃一山里老表,接触的层面有限,山中的寓言,田园的传说,虽然通过他走村串户去民间收集部分内容,但更多的是要向有关部门求证,核实;要“不耻下问”上门寻师访友请教。按现在的社会风尚来说,要做到这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二不易也。收集整理几十万的资料,需要一定的文化为基础。尤其是一些民间故事、内容复杂、方言较多,要把它按现代的版本融合到通俗文学当中,谈何容易。而姜再生老师虽然文化不高,却靠着“学而不厌、诲人不倦”的精神,跑遍了全县文化教育和史料部门的专家、学者,求教求助。对于一些生僻字,甚至要查找词源、词海才能确定,一般人还真不容易做到这一点。

三不易也。老师的家境条件不是很好,平常靠打工,做护理等为业,微薄的劳动所得提供生活还可以,而要拿出一笔钱来出书,应该也是“捉襟见肘”,只是对于文学的爱好,应了古人所言:“奔驰无遐为家艰,稍裕还思乐咏闲”。文人秉性,“无理而妙”的特征,用自己逆常悖理而带来的意想不到“情趣、诗缘、韵味”去辛勤耕耘,实乃不易也。

《拾韵》专辑的出版,虽算不上名篇大著,却也内容丰富,古今共书,雅俗同赏。应是“意以象言,情以象抒,合以抒人”,符合“诗言志,歌咏情,书传承”的规则。能够选取一些“情感对等物”来抒情言志,表现自己的性格,从而使作品具有含蓄蕴藉,韵味悠长,让人评价和品味表达应有的效果。并以极独具地方特色形式来抒发萦积于心、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。

《拾韵》却不是每个人能够做到“即人弃我取”,而能从人类社会产生的“废品”中,寻找有剩余价值的东西,通过加工,精雕细琢,增加它们的附加值更加难上加难。

但愿姜再生老师不离不弃,从《拾韵》向《拓荒》转型,为弘扬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努力。“旮旯文章亦可餐,穷毫点滴汇成澜。云台脚下蜘蛛迹,潦水浪中君子兰。倚月偷光无限苦,耕云果腹有时酸。春秋酷暑馨棚户,陋室清风绕翠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41220



当代诗词  |  辞赋  |  靖安县人民政府网  |  大江网  |  新浪网  |  

主管:政协江西省靖安县委员会 主办:靖安县诗词学会 网管:sm 协管: DZ老饶
模板:网钛(OTCMS) 最佳分辨率:1024*768以上

赣ICP备07001703号
Powered by OTCMS V2.2